三峡晚报全媒首席记者高伊洛 通讯员任姝娟 陈然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说到了我们心坎上,给了我们极大鼓舞!”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宜昌人福药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杰说,宜昌人福一直并将继续瞄准国际前沿,聚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全球创新药领域不断突破。
创新驱动
从跟跑迈向领跑
“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从跟跑迈向领跑。”李杰介绍,近两年,公司获批2个1类创新药,苯磺酸瑞马唑仑和磷丙泊酚二钠。特医食品“枢能”、“特颐欣”获批上市,分别为全省第一、第二个获批的特医食品。2021年,公司共取得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咪达唑仑口服溶液(国内首仿)为代表的23个品种,共40个生产批件。
宜昌人福药业是全国最大的麻醉药品定点研发生产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发展为中国麻醉药品行业的领军企业。
公司在宜昌、武汉、美国、欧洲等地建有五大研发基地,将新药研发工作拓展到全球。
“科技创新,始终是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李杰说。
关注医药研发:
建议加大“产学研用”平台搭建
“在国家顶层设计下,我国医药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医药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李杰认为,要提升我国医药创新实力和话语权,就必须瞄准国际医学前沿,聚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全球新”的创新药领域实现突破。
李杰建议,加强对全国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引导,加大医药领域“产学研用”平台的搭建,构建完整的医药创新生态链,从而更好发挥各方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独特优势,共同助推我国创新药研发走向世界前列。
此外,我国中药材资源种类丰富,但长期以来资源转化利用不够。李杰建议,加大我国优势道地药材资源的开发力度,引导医药企业研发中药单方或复方创新药,以创新产品提升全国中药产业链规模,打造世界医药品牌。
李杰说,复杂制剂的研发和生产难度大、技术壁垒高、经济效益好,但对人才、技术和资金的要求相比创新药稍低,也是中小型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的可行选择。他建议,我国加大对企业的引导,支持企业打造新型制剂技术平台,加快在纳米制剂、缓释控释、透皮吸收、粘膜给药、靶向给药等制剂技术上实现突破,提升我国药物制剂核心竞争力。
关注知识产权保护:
建议完善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
“伴随更多企业加大新药研发和投入,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与之相匹配的一项重要措施——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也亟待完善。”此次会议上,李杰提出了“完善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的建议。
“新药研发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领域,行业内有3个‘十’的说法,十年研发周期,投资十个亿,仅仅10%的成功率,这其中大量的投入主要是用于药品试验数据的获得,因此这些数据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李杰说。
他建议,以《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简称《实施办法》)为基础,增加临床试验数据的保护对象,包括改良型新药,以及凭借自行取得证明药品安全性、有效性试验数据而提出上市申请的仿制药。
“因为只要进行了较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就意味着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的投入,对相应数据给予保护,可避免他人直接使用其数据‘搭便车’申报,有效保护新药申报者的权益。”
他还建议,对不同类型的药品设定不同的保护期限。依据《实施办法》,参考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建议改良型新药设立4年保护期,创新药、儿童药设立6年保护期,罕见病用药设立7年保护期,创新生物药设立12年保护期,另外基于自行取得的证明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试验数据提出上市申请的仿制药设立4年保护期。
打造全球最先进
麻醉药品研发生产基地
宜昌人福药业全球总部基地建设,备受关注。李杰介绍,该基地未来将建成现代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宜昌人福全球研发、生产、营销总部,打造全球最先进的麻醉、精神药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完全达产后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00亿元,年新增税收6亿元。
项目一期包括国际药物研究中心、高端原料药生产车间、6亿支小容量注射剂车间及其配套立体仓库、能源中心和环保中心等单体,现均已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安装调试工作。二期项目包括办公大楼、麻醉药品原料药车间、冻干车间及其配套立体仓库等单体,现正在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即将开始项目建设。
宜昌人福白洋高端原料药生产基地占地338亩,建成后将拥有20吨左右的原料药产能,主要生产高附加值原料药产品。项目将极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为宜昌人福全球化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完全达产后预计实现新增年销售收入20亿元,年新增税收4亿元。
项目一期已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安装调试工作。二期项目包括办公大楼、激素车间等单体,现正在进行设计,计划今年底主体完工。后续项目将根据公司发展适时启动。
“我们将紧扣‘十四五’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多提务实管用之策,推动医药行业发展,为全民健康事业作出贡献。”李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