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1日

他患了强直性脊柱炎,大半辈子靠凳子“走路”,却自强自立乐观助人

去世捐献遗体 七旬老人爱留人间

记者欧阳慧 通讯员黄曼 甘兴念

“爸爸,您的心愿终于了却,愿您一路走好,来生再无病痛,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女儿……”3月23日,在宜昌市殡葬管理所告别厅,市民孙露女士含泪送走了父亲孙昌顺。在工作人员和众多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孙昌顺的遗体被送往三峡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与教学。孙昌顺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选择捐献遗体回馈社会的关爱。3月29日,孙昌顺老人去世一周,女儿孙露依然难掩悲痛,回忆父亲平凡的一生,不禁潸然泪下。

18岁起靠凳子“走路”

“父亲一生都被病痛折磨,但他的善良、乐观、坚强,一直深深鼓舞着我。我们也有幸生在一个有爱的幸福大家庭。”孙露说。

73岁的孙昌顺老人是西陵区气象台小区居民,8岁时就患上强直性脊柱炎,12岁开始“跛脚”,常人只需要花几分钟走完的100米,他却要花上半个小时。由于腿脚不方便,孙昌顺读完小学便在家里为一家人洗衣、做饭。18岁起,孙昌顺彻底站不起来了,弟弟孙昌进为他做了一只特制的凳子,孙昌顺就靠着这只凳子“走路”。

在孙露的印象中,父亲是大家庭的主心骨。因为祖母去世得早,他作为长兄,负责安排好兄弟姐妹5人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为了贴补家用,孙昌顺在家里做手工活,后来又在民主路市场的老屋摆小摊、开小商店,用残疾的身体,为家庭贡献一份力量。

后来两个妹妹长大去外地发展,孙昌顺就一直跟弟弟孙昌进共同生活。兄弟俩的感情特别好,孙昌顺比弟弟大10岁,小时候孙昌进是由哥哥带大。孙昌顺走路不方便,儿时的孙昌进放学一回家就帮哥哥按摩腿部。后来弟弟孙昌进参加工作、结婚生女,兄弟俩还是和以前一样互相照顾,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孙露的印象中,父亲除了不能正常行走,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自己会做饭、洗衣、做家务。40岁时有了孙露,孙昌顺给了她全部的父爱。

虽然父亲残疾又没有工作,但孙露从小到大没受过什么苦,幺叔孙昌进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孙露过生日,孙昌顺会准备生日蛋糕,邀请同学们来庆祝。孙露上高中、读大学的费用,也多是幺叔和两个姑妈赞助。“爸爸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我最好的教育。”

60岁时立下捐献遗嘱

孙露说:“父亲虽然残疾,但他从不愿意麻烦别人,别人对他的好,他却时时记得。”还在民主路做小生意时,孙昌顺就经常帮助别人:邻居家的孩子无人照看,就放在他的小商店里;谁家有什么需要,他也力所能及地搭把手。

40岁时有了女儿孙露,孙昌顺自食其力的心愿越来越强烈。为了满足他的心愿,弟弟孙昌进帮他盘下一家小杂货铺,并和他一起张罗生意。

每到春节前,孙昌顺都会灌香肠、做腌鱼,送给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今年过年前又准备了好些年货准备送人,可还没等送出去,父亲就因为摔了一跤病倒了。”说起父亲的故事,孙露忍不住哽咽。

“社区对我们家一直很照顾,我上小学、初中都减免了学杂费,逢年过节时常有领导和爱心人士来慰问,前些年社区还给我们安排了一间平房居住……”孙露说,党和政府的温暖让父亲一直心怀感恩,时时想着如何回报社会。

2008年4月25日,孙昌顺刚过完60岁生日,就瞒着家人,与三峡大学医学院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书,决定以此来回馈社会对他的关爱。“父亲多年来一直饱受病痛折磨,他希望去世后遗体能够用于医学研究,帮助更多人解除病痛。”孙露回忆,“父亲常说,人死如灯灭。他捐献遗体也是想给我们减轻负担。”

意外摔伤去世爱留人间

2022年1月的一天,孙昌顺意外从凳子上摔下来,继而造成肺部感染,随后便住进ICU病房,医院还下了病危通知书。“住院时,父亲再次跟我提起遗体捐献的事,作为子女我的心里很难受,但我知道他考虑了很久,这也是他的心愿,最后尊重了他的决定。”孙露说。

“孙昌顺自愿捐献遗体的行为,是一种大爱,值得敬仰和学习。”气象台社区书记周蓉丹说。

孙昌进照顾残疾哥哥数十年,在气象台社区几乎家喻户晓,他们一家人自立自强、互助互爱的精神也感染着邻居。周蓉丹说,孙昌顺本来可以享受低保,可他主动放弃了,将名额让给更需要的居民。2018年,孙昌顺、孙昌进家庭被评为西陵区“最美家庭”和宜昌市第五届“最美家庭”提名奖。

孙昌顺摔伤后,社区第一时间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被他们谢绝了。孙昌顺去世后,社区很多居民自发去殡仪馆为他送别。“父亲是个爱热闹的人,这次有两百多人为他送行,我想他会感到很欣慰。”孙露说。

气象台社区居民汪成伟说,孙昌顺身残志坚,能够对父母尽孝,照顾好兄弟姊妹,还自食其力,值得我们学习。他患病多年,2008年就决定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让更多人免于病痛的折磨,这是对人类的贡献,他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宜昌市启智亲子公益活动中心的梅峰老师表示:孙昌顺虽然早年瘫痪,轮椅相伴,但是他自强自立、永远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了周围的人。他去世后,社区很多居民和社会各界人士自发来送别他。“虽然故人已去,但他自愿捐献遗体的做法,将成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

(相关报道见10版)

记者手记

单亲家庭的一缕阳光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亲人逝世后,将遗体、器官捐献出来,是崇高的大爱之举。采访中,记者仍然能感受到孙露女士无尽的悲伤。前两天,孙露在位于气象台小区的老屋里为父亲做了“头七”,看着父亲精心保存的照片,里面尽是一家人灿烂的笑容。

记者看到,几大本相册里,有孙露儿时的照片,有一大家人欢聚时的合影,却很难找到一张孙昌顺老人的单人照片。就像孙露在讲述中所说的那样——父亲时时想着他人,很少顾及自己。

孙露1岁时母亲就离开了。记者在与孙露的交谈中,能感受到的是她的阳光、自信、宽容与孝顺,她也时时讲到姑妈、幺叔和姐姐们。我想,正是这个幸福大家庭给予她的温暖、父亲阳光般的言传身教,让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成长得如此优秀。

(记者欧阳慧)

--> 2022-04-01 他患了强直性脊柱炎,大半辈子靠凳子“走路”,却自强自立乐观助人 8 8 三峡晚报 content_161971.html 1 去世捐献遗体 七旬老人爱留人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