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3日

宜昌桂林两地救助站联手寻亲——

失散20年,一家三口终团圆

陈鑫一家三口给救助管理站送锦旗

首席记者高伊洛 通讯员李枝银 吴丽

7月8日傍晚,宜昌市救助管理站大厅。一对年逾古稀的老人焦急的左顾右盼,来回踱步,不时向外张望。

“桂林救助站车辆已到站!”当大厅对讲机里响起播报,两位老人疾步奔向门口,向大门方向走去。

车门打开,一中年男子满目期待,拄拐下车。“爸,妈!”一张口,声音已是哽咽。“儿子,你怎么才回来!”两位老人紧紧抱住儿子,声泪俱下。阔别20年后,一家三口终于再得团圆。

这场重逢,得从6月的一条寻亲信息说起。今年6月底,在全国救助寻亲群内,宜昌市救助管理站收到一份来自桂林市救助管理站的寻亲协查信息。信息显示,受助人员陈鑫(化名),男,1978年出生,肢体残疾,户籍注销,应在宜昌范围内,请求查明身份信息。

“我们第一时间联系桂林方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宜昌市救助站介绍,经过多次沟通,发现陈鑫的家应该在夷陵区小溪塔一带。工作人员随即将相关信息推送至夷陵区小溪塔街办和东城试验区,经过多次筛选变迁的行政区域,最终锁定目标村——夷陵区鄢家河村。

随即,救助站与该村村委会取得联系,了解村里长期走失人员情况。经过反复对比,该站工作人员将照片发送至陈父那里确认。

“这是我儿子!”看到照片的第一眼,老人当即确认。“他2003年离家出走,20年了,我们一直在找,天天做梦都梦到他。”

经过沟通,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决定,开车将陈鑫送回宜昌。

7月8日,经过800公里,11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桂林市救助管理站的护送车辆抵达宜昌。随即,便有了前文一幕。

“你们身体怎么样,家里都还好吧?还在种田没?”“你这些年在外面,都是怎么过的?”三人一见面,便是讲不完的话。

记者采访了解到,1994年,陈鑫因车祸导致右下肢残疾。当时,正值青春期,因为和父母沟通不畅,误会矛盾频发。2003年,陈鑫离家出走,从此便断了与家里的联系。今年,陈鑫在桂林被当地救助机构救助后,经过多次沟通,陈鑫表示希望回家,与家人团聚。随后,桂林与宜昌两地救助站联手千里寻亲,让这一家人重得团圆。

宜昌市救助管理站自2011年迁入石板村新站以来,截至目前,共救助27000余人,安置37人,成功帮助100余名长期滞站对象重返家园。该站按照党员业务所长探索建立党建新模式——功能性党小组,站党支部分设街面救助党小组、寻亲回家党小组、护送返乡党小组、站内服务党小组、未成年人保护党小组、信息宣传党小组,形成了“一个堡垒、多支先锋队伍”的功能性党小组运行模式,编织另外一张全天候、无缝隙、零距离的救助网络,帮助流浪人员“回家”。

--> 2022-07-13 宜昌桂林两地救助站联手寻亲—— 8 8 三峡晚报 content_179844.html 1 失散20年,一家三口终团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