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6日

古桃原塔:蝉鸣声声忆乡愁

记者黄善君 通讯员聂爽

宜昌现存很多塔,五峰老城山巅有文峰塔;长阳城郊有昌贵塔;兴山县有园钦石塔;宜昌沿江有天然塔……但凡是塔都有一个共性,塔的存在都有他的道理和背后的隐情。

秭归县茅坪镇陈家坝村古桃原塔,塔高七层,形似毛笔,虽有150年历史,塔内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一塔三名“古桃原”

在秭归县茅坪镇陈家坝村一组,前往三峡竹海景区必经之路的路边,直线距离不足30米的地方,有一个塔,书面上称“宝善塔”。7月24日记者实地踏访时,发现塔下碑文上篆刻的名叫“桃源塔”,抬眼仰望镶嵌在古塔二层上的门额扁书、石碑铭文为“古桃原”。一个塔为什么有了三个名呢?如果说古桃原与桃源塔意思相近,那么宝善塔的称谓却没有解释。

三峡大坝建成后,副坝下形成一个盆地,从盆地逆溪而上,从三峡竹海景区汩汩流淌的小溪猛地来了一个拐弯,公路顺势形成“胳膊拐”线型,宝善塔就在拐弯处的山腰处。

陈家坝村专门在宝善塔山脚下的旅游公路边修建了停车带,停车带链接上山的栈道,栈道全程为木质栏杆,石质与木质台阶各占一半,S型一直延伸到宝善塔,去三峡竹海顺便游览宝善塔也就成了没有难度,分分钟抵达的景点了。

木质栏杆两侧栽植了密不透风的桃树,不难想象春暖花开、桃花弥漫时,宝善塔颜值几何。

宝善塔塔高七层,六边型。每一层都有一层楼那么高,灰色古砖浆砌,间或有黑中带红的古砖,而第三层红砖居多。古砖与近代红砖尺码相近,白灰砌墙、白线勾缝。宝善塔每上升一层体积就会小许多,一层一层地收缩,楼层越高体型越小,第七层塔尖直径距离收缩成了一米左右。每一层下缘有装饰,有黑线卷草纹。在宝善塔的第五层有一个拱形后门,如果不是在200米之外远眺,站在塔下根本发现不了该塔还有五层三个门的存在。离宝善塔直线距离200米,住在山坳里的一组村民龚年柱介绍:塔尖上原有一棵碗口粗的柏树,维修时砍了,目前塔尖上依稀又长出了新的植物。

村志记载塔高20米,记者用无人机测量与塔尖平行21米。

宝善塔侧面为石坎,三面木质栏杆围成安全护栏,让宝善塔显得精致,一棵50年树龄以上的香樟树为古塔带来了生机与灵气。

黎陈大姓捐资修建“古桃原”

其实陈家坝是有故事的村落,也有过鼎盛时期。据一组村民近70岁的龚年柱介绍:1962年以前,在交通并不发达的时代,陈家坝仍然是长江边进川的陆路的盐道之一,陈家坝的街道都是沿河修建,于是就有了很多吊脚楼,住店打尖、车水马龙,已经记事的龚年柱对自然村落古街的记忆犹新。1962年一场大火烧掉了半条街,约50户毁于大火,从那时起陈家坝的居民逐渐开始分散。

陈家坝村自古以来历史源远流长,文物古迹甚多。新中国成立前,战乱连连,村内古建筑毁损严重。特别是在一个特殊年代,大量寺庙古建筑幸存无几。宝善塔是陈家坝村仅存的一座古建筑,虽然命运多舛、古塔沧桑,但在它身上留下了久远的历史痕迹。

据塔内石刻记载,宝善塔始建于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又名古桃原宝塔。主建人黎长生,斋号黎松亭。

此塔为七层六角楼阁式,高约20米,四方六轮八角,用桃红色的细纹岗石凿制成门壁。塔身为青砖三合泥结构,底层有花岗岩拱形石门,可以沿木质旋梯式阶梯从一楼通上塔顶,原来每一层的叠墩上,都生有2~3棵古柏,整个塔身巍峨壮观,塔尖形似毛笔。最顶一层的飞檐吊角上吊有四只青铜铃,风吹有声。但在解放前,一名国军军官挥枪击碎了塔顶,如今用瓷器修缮如初。

塔上有一石碑,虽风蚀斑驳,仍可辨出上面字迹“古桃原”。据当地居民介绍:陈家坝村自古就有陈姓、黎姓两大家族,如今陈姓依然是当地的大家族,以至于村名就叫陈家坝。因此两大家族集资修建了宝善塔。

建造原因坊间流传几种说法

由于宝塔修建在溪边,当地人习惯称溪为河,故当地又叫宝塔河。陈家坝非城非镇,修建此塔的原因何在?已无碑文记载考证,但坊间流传着这样几种说法。

其一,相传清朝初期,陈家坝属于九甲一马平川的土地肥沃,属于江边陆路要塞,除开商贾之外,这里的人大都生活贫困。

有人议论说是因为九畹溪的石柱村有个砚窝台,把陈家坝的财运都蘸到砚窝台里去了,所以九畹溪石柱村的颜家子孙富有,而陈家坝的百姓贫穷。要想转贫变富,必须在陈家坝修造一支笔,把抹去的墨水又蘸回来。清同治三年(1864年),当地黎氏家人黎松亭听信了民众的议论,对砚窝台吸墨的事深信不疑,特邀约地方乡绅,请来阴阳先生,顺九畹溪方向,选择了二龙抢珠的河口(今建塔地),陈、黎两家族人捐资建成了楼高七层形似一支毛笔的——古桃原塔。

并将双山岩更名为笔架山,古桃原塔基下面的河流,改称宝塔河。你有砚台装墨水,我有神笔蘸墨宝,借以弥补风水缺陷。

其二,风水说:相传此塔是用来改善风水的。发源于长阳牛角尖的茅坪河,穿过泗溪、陈家坝,与庙沟下来的溪流在河口汇合后流向九里庙。每当山洪暴发时,河水冲毁农田与房舍,时有扰民。当地百姓,为镇河妖,让河水灌溉农田,多作善事,风调雨顺、于民有益,于是乡民们捐资在河口建塔镇妖。

其三,行善说:佛家劝人行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们故建此塔,旨在树立宏观巨筑,鼓励人们行善。

其四,屈原说:为了纪念屈原,九畹溪人开坛讲学,建成了砚窝台,而陈家坝人为了建设相对应的墨宝,在河口建设了古桃原文笔塔,让当地人深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

无论是哪种版本,当地人深信建塔对峙砚窝台一说,逻辑成立。

有后续故事的是,自陈家坝古桃原塔建成以来,曾遭到两次浩劫:一次是民国初年,九畹溪的颜仁山因家产、田业逐渐败减,便怀恨起陈家坝建起的一支笔古桃原塔,因而在夜深人静,雇人偷偷把古桃原塔的塔尖砸毁。

在特殊时期的岁月,当地少数人拆塔砖修建私人房屋,有人把塔内的楼梯也拆了,塔底层的墙壁也拆了一部分,但恐怕拆除面积大了,造成宝塔倒覆造成伤亡事故,才使残塔保留至今。

屹立山头的古桃原塔修建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秭归县文旅部门及地方政府抢救保护了这一古建筑,在300米以内设置了控制地带,300米以内不再批建任何建筑物,宝塔的四周延伸了200米保护区域。对如今古桃原塔四周没有任何建筑物与遮挡物,画面干净、植被葱茏,古桃原塔不仅仅从内到外全部修复,而且修建了栈道、安全护栏,免费开放,往返三峡竹海,古桃原塔成了原汁原味的最初风貌,记忆深刻的乡愁。如今中外游客源源不断路过于此,都要驻足观光“古桃原塔”,已成为当地一旅游景观。

九畹溪有了漂流景区,带火了农家乐、民宿、农产品销售,而陈家坝因三峡大坝的建设,县城的东迁,近郊蔬菜、水果种植发展迅猛、餐饮业发展迅速,让居民的日子日新月异,古桃原塔的建设动机不再被人关注。

古桃原塔下旅游公路仿佛在眉宇间划过,降雨之后宝塔河下水流丰滢,流速激荡,从三峡竹海五级瀑布跌宕下来的溪流泛出白浪发出潺潺声响,酷暑袭人,站在塔前,凉风劲道,林中蝉鸣此起彼伏,说来也怪,燥热的天气、正午的阳光,登上古桃原塔就能闹中取静,淡定心思、心若止水,原来古桃原塔还有安神静心的功能。

--> 2022-07-26 8 8 三峡晚报 content_181769.html 1 古桃原塔:蝉鸣声声忆乡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