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善君 通讯员田皓 吴少林
10月18日从长阳县传出喜讯:清江抽水蓄能项目率先获得省发改委核准,如期实现年初拟定的“鄂西率先核准”目标,成为全省2022年首个核准抽蓄项目。
长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有效投资用地需求,今年以来共报批建设用地2050亩。对重点项目实行提前对接、靠前服务、动态管理。
长阳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实行用地预审、规划选址、建设用地组卷报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土地供应、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的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挖潜增效促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最大化发挥土地使用效能,长阳践行“亩产论英雄”理念,园区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14宗,土地面积41.5公顷,实现园区“标准地”出让全覆盖,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中,长阳“亩产论英雄”绩效全省排名第6位、在宜昌山区五县排名第2位。
全域整治,共同缔造
为乡村振兴增颜值提产值
2020年以来,长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对上争取项目,集聚贺家坪镇七里坪村、白沙驿村、青岗坪村、龙王冲村优势资源,紧盯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通过修“致富路”、种“发财田”、养“产业稻”、架“连心桥”,共同缔造幸福美好家园。
正在修建的白沙驿村至仙剑山风景区柏油道路全长12公里,宽6米,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实施的全域整治项目之一,道路修通后将连通整个七里坪村,辐射带动周边村落旅游、蔬菜、瓜果产业发展,为村民增收、旅游发展提供便利,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路”。
耕地碎片化、水土流失,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导致的耕地撂荒问题一直困扰着七里坪村及周边村落的村民,2022年以来,通过协商、流转、置换等方式,将七里坪村1600个地块土地进行集中连片整治,布置机耕道7000米,修建排洪沟、灌溉渠3200米,修筑田坎10000米,平整土地改良土壤1054亩,达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村民们重新购置微耕机等现代化耕种设备,进行农业现代化耕种,黄土地变成了金土地。
白沙驿村肖家堰土地肥沃,水系发达,以盛产水稻而闻名。随着人口外流和技术人员缺乏等因素使得该村水稻种植率急剧下降,大片水田变为旱田。为破解这一难题,长阳县自然资源部门投资460万元,对肖家堰片区351亩土地实施提质升级。推进“旱改水”土地整治,实施水田“小改大”、“多改一”工程,兴修机耕道1500米,表土剥离6万立方米,平整水田260余亩。改善灌溉条件,保障农耕用水,在石城河上游修建拦水坝2座,铺设PE管,建生态护坡,实现绿化面积6000多平方米。美化村居环境,建造人文景观,形成田面种植,水体养鱼,鱼粪肥田,鱼稻共生,鱼粮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通过将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增加了农业附加值,为建设农旅融合发展的产业水稻基地增添了动力。
这,只是长阳开展国土整治的一个缩影。资丘镇水连坪村22道拐的公路成为全国知名的网红路,经三峡晚报报道后,走上了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
地灾防治,跨县联动
应急预案检验长阳能力
赵家崖地处都镇湾镇城五河村与五峰县长乐坪镇桥坪村交界处,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五峰、长阳两地紧密配合,在此处设置地质灾害监测点。
3月22日下午,赵家崖危岩体监测点发出红色预警,“裂缝急剧扩张,处于临崩状态”。五河村18户村民面临威胁,事态紧急。长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险区人员避险撤离。下午5点,镇、村工作人员入户清查时险区内18户受威胁群众已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带。下午6点,经专业监测单位现场核查,本次报警系冰凌压弯裂缝计拉线导致监测数据异常,监测点现状较稳定,警报解除。
这次预警有惊无险,虚惊一场,但长阳县自然资源规划局调度有方,各级联动反应迅速,地灾应急预案充分检验了长阳能力,都镇湾镇受威胁居民对此次应急避险真实版的“演练”给予了高度赞赏。
长阳因山高坡陡、山势险峻、河谷深切等多种因素,地质环境脆弱、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长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精心编织地质灾害防治“网”,建立“核查网”,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以拉网式的核查方式不漏一点;织牢“预警预报网”,与气象局合作,构筑地质灾害防治气象预警预报平台,达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预报100%全覆盖;织牢“群测群防网”,通过划定网格、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和任务,实施分片包干、重心下沉的“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确保424处地质灾害点均有监测人、监测责任人;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队,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拉起“工程治理网”,自2019年以来,长阳县成功申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9个,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共计3510万元,通过实施工程治理,保护人员3000余人,保护财产近6亿元。
工程治理,生态修复
114个生态环境点交出绿色答卷
去年9月,花香水岸公司非法挖山采石被生态环保督察组曝光,长阳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长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建工作专班迅速编制生态修复方案,督促开展复垦复绿工作,按照“工程治理+生态修复”模式,持续修复山体、消除隐患、绿化环境、恢复生态、还绿于民。此前被挖裸露的山体,已实现边坡覆土、林地复绿,栽植桂花树等绿化树木5800多株,种植草皮、麦冬9.5万平方米,安装绿化网2万平方米。共对207亩土地完成平整,复垦面积40亩,复绿面积151亩。今年8月,生态修复工程顺利通过完成市级验收,9月通过省级验收,环保督察整改交出绿色答卷。
现在的花香水岸生态修复项目现场,绿树成荫、青草葱郁,龙舟坪镇黄家坪村村民曾令全说:“这种结果超乎了我的想象,蛮满意呢,现在我不用担心了,种点菜也没有灰尘了,坐在屋里也不受吓哒。”
长阳县按照“提高认识抓整改、举一反三抓整改、建章立制抓整改”的原则,坚持“立行立改”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长阳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筹开展矿山、在建项目(工地)生态环境保护排查整治、打击盗采矿产资源和矿山严重违法违规生产建设行为等系列专项行动,印发《关于规范工程项目建设涉及矿产资源管理的通告》,规范工程项目建设涉及矿产资源管理,从源头控制了借项目之名滥挖乱采问题的发生,扎实推进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对全县28家矿山、114个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整改到位。
长阳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通过实施长江干支流两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累计修复11处矿山14个治理点,修复总面积达29.22公顷;同时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今年内绿色矿山将达到7家;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构建生态修复长效机制。
干部多受累,群众少跑腿
放管服体现长阳温度
“不动产权证办下来了,房子终于可以出手交易了!”8月12日,亚龙商住楼住户邓衍贵难掩喜悦。亚龙商住楼于1996年竣工,是长阳县最早的一批商住楼,但由于当年开发商与村集体办理了征地手续后,并未在国土部门办理用地手续和土地登记,住户一直无法办理土地分摊登记。通俗地说房子属于“黑户”。
长阳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从3.6万卷建设用地和地籍管理档案中,找到了当年的征地档案,按程序将该宗土地使用权确权,为业主办理了土地分摊。亚龙商住楼37个住户,终于在时隔26年后,领到了房屋“身份证”。
自2016年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后,像亚龙商住楼这样的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不断“浮出水面”。6年来,长阳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摸清底数、分类处置、逐一化解。
放管服,并不是放弃严格的审核环节,办简单事。长阳县的放管服,是让干部多跑腿,线上与各部门沟通核实,达到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长阳不动产登记中心先后推出了“窗口周日不打烊”服务、开通企业绿色通道、交房即交证服务、全程网办、一网通办等一系列创新服务。
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成本,以创新服务实现群众和办事企业的便利无忧,实现了“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及“一窗受理、集成办理”,一般登记办理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抵押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1小时,二手房转移登记纳税缴费全程网上办。二手房转移登记税款实现线上缴纳,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全面推广应用。设立了企业直通快办窗口,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实现“190”办结标准(1个环节、90分钟),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今年以来,中心受理不动产登记9301件,发放不动产权证书3562本,不动产登记证明2357份,完成林权登记11件,处理确权登记遗留61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