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诗里的蓑衣,便是棕编技艺制品,这首诗也是写棕编制品最有名的诗作之一。
棕编技艺起源于传统的篾匠之手,篾匠在完工一件用具时,为了取乐,创造出为了娱乐而做的小玩具;当初是采用细蔑做的,后来用新鲜的棕叶编制而成,主要编织成蚂蚱、蜻蜓、蝴蝶、青蛙等小玩具;由于新鲜的棕叶不能长久存放,经过艺人们的琢磨和思考,将棕叶经过蒸、煮、晾干等工序,在技艺上进行了改造和改良,才造就了一个个惟妙惟肖、质量精湛的工艺品。
今年48岁的魏光翠是伍家岗区共同村村民,也是伍家岗区棕编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9岁时,魏光翠就随祖父陈仁何学习棕编技艺,成家后,她长期在街边摆摊卖棕编玩具,凭着自己的勤奋和悟性,其棕编技艺不断提升,并入选第五批宜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己也成为宜昌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宜昌市首届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大赛,她的棕编作品获得二等奖。
“小时侯我爷爷经常用棕叶做蚂蚱给我玩,我特别喜欢,觉得特别神奇,一片短短的棕叶,为什么可以做成这样神奇的小玩具,摸索了好久,然后缠着爷爷教我,在我脑海中间已经留下了深沉的烙印了。”魏光翠说,2013年左右,她在儿童公园后门看到很多手艺人在展示自己的手艺,很受小朋友的喜欢,我就带了一些棕叶回来,凭着我小时候的印象,慢慢做成了一个蚂蚱,当时特别兴奋,后来,她又做了乌龟等动物,由单编技艺到能做双编的龙和三编的龙舟,“为了纪念屈原,我们宜昌有划龙舟的习惯,我做的龙舟有鹿角、鹤顶,马嘴,做一个龙舟,从叶片晾晒,到后期制作,再刷上油漆,大约要花一个月时间,这是棕编里最复杂的工艺之一。”
魏光翠介绍说,传统技艺中的棕编主要包括处理棕叶和编织两道工序。处理棕叶经过煮、晾干等工序制成编织用的熟料。编织采用缠扣、打结、穿、插、刺、绕等手法,灵活运用,将处理后的熟料用剪刀、钳子、锥子编织成各种工艺品。编织又分为侧单编和双单编手法。“在第一道工序,晾棕叶时,要将煮好的棕叶一捆捆放在有阳光的位置晒一至两天后,再放到通风的位置直到风干,不能长期暴晒,否则叶片会在制作时自然脆断。经过这样处理后的棕叶既柔软又有韧性,还防虫蛀。这样做出来的小动物,摔不烂,撕不破,十分结实,还不怕水浸。而在第二道工序中,单编所做的工艺品主要属昆虫类、爬行类的工艺品。如蚂蚱、蜻蜓、虾、乌龟等;双组编所体现的作品主要是飞禽走兽类,如十二生肖、恐龙、凤凰、丹顶鹤等。双组编是由四片棕叶相互缠绕打扣、打结的方法所做的作品,此类作品是编制立体感强且带有动物身躯及四肢的作品,编法及工艺复杂,要求心、手、脑合一,制作过程不能出现任何的错误,否则全盘作废,所做作品可以无限延伸,如十二生肖、恐龙、凤凰、老鹰、袋鼠。”
有一年,魏光翠上山采叶子崴了脚在家休养,她便做了很多关于干棕叶鸟类的作品,比如丹顶鹤、啄木鸟、凤凰、公鸡等等,做完以后为了便于保存,就刷上了透明漆`,放在阳台上晾晒,后面的玉兰树上新来一对邻居,每天忙碌地衔来树技建起了爱巢,魏光翠在工作时,小乌在外面唱歌,当她把所有作品摆在有栅栏的阳台后,突然听到鸟儿惊恐的尖叫声,与平时的歌声截然不同,之后树上来了好多来看热闹的不同的鸟,大家叽叽喳喳像是在开会,她当时很好奇,听不出所以然,就去做家务了,之后经过阳台总能看有小鸟向阳台上张望,天渐渐黑了魏光翠也没在意,第二天早起,没听到清翠的鸟叫声,连续几天都没有了鸟儿的踪影,“原来是受了惊吓,连夜搬了家呀,从此鸟儿都绕着咱家阳台飞,估计是把我当成专门捉鸟的人啦。”魏光翠怅怅地说。
但她也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一是由于传统的棕编技艺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年轻人不愿学,后继乏人;二是由于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棕编的原材料缺乏;另外,传统棕编的市场认可度不高,需要提供更多更大的推广平台。为了弘扬棕编技艺,魏光翠近年来积极应邀到中南路小学等给学生们上课,深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