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冯汉斌 通讯员邓宏颖 文/图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洒一江愁。”有如此重金属品质的诗人,只能是屈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有如此炳照千秋传说的诗人,也非屈原莫属。是的,屈原不仅是一位诗悬日月的文化巨星,他还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传说。他一个人创立了一个诗歌的王国,他一个人带来了全民族的节日,他也以一己之身,为宜昌奉上了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屈原传说。有了这传说,宜昌的屈原文化有着更坚实、更独特的质地;有了这传说,宜昌的历史文脉就可如峡江一样奔腾不息。致敬屈子,留住乡愁,不妨在“屈原传说”中找到一个灵魂的入口。
“有几年连着干旱,老百姓没得吃的,逃荒去,但有人说不要走了,听说附近有个洞里流米,一些人就带起口袋在那儿等,果然流米到半夜,但流出一点后,就没得了,到底米从哪儿来的?有个人半夜就跟着去。等到那个米流完了,他不走,躲在角落里,看到一个娃唱着跳着出来了,那个人(屈原父亲伯庸)把那个娃肩膀一拍,那个娃一看,我的天,是你呀。原来是小屈原把家里粮食背出来,偷偷在那里放米,大家都把它叫米仓口。”12月7日,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在他位于秭归九里的工作室,言简意赅地讲述这个故事,而这,是秭归流传至今的上百个屈原传说故事中的一个。
郑承志介绍,“屈原传说”有着久远的文化渊源。从《楚王井》中,可以看出屈原对楚先王的顶礼膜拜;《神鱼》中神奇浪漫的传说,又有着巴文化、楚文化的风韵。“屈原传说题材很丰富,从《米仓口》《送寒衣》《七里峡义渡》等传说中,可以看出屈原浓厚的族情、乡情,而《灵牛》《青树》《九畹芝兰》又生动地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其爱国品格、求索精神和高洁人品,在《汉北迷雾》《郢都路》《读书洞》《求字碑》《橘颂坡》等传说里一一体现出来。”郑承志说。
近些年来,郑承志一直不遗余力地传承弘扬屈原文化,作为宜昌市楚辞讲师团讲师,他每年要到市内外举办一两百场屈原文化讲座,而每年的端午文化节祭祀屈原仪式,他都担任祭祀官。谈到屈原传说的传承,郑承志有着强烈的紧迫感,“我每天黎明即起,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朗读背诵屈原作品,准备一天的功课。”郑承志透露,有一年端午节,央媒采访他,问他为什么每年到了端午节这么兴奋,他回答说“时不我待,责无旁贷”,记者觉得他在说套话,“当时我就告诉他,从空间维度说,韩国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倒逼我们反思;湖南、河南屈原文化发展迅猛,如果我们做不好,有愧屈原故里,这就是时不我待。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排名第一的就是‘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我父亲是优秀的非遗传承人,遗憾62岁就去世了。现在责任落到我的肩上,我当然责无旁贷。”那位记者听完,连说对不起,对郑承志佩服有加。
“屈原是最有故事的人,把屈原故事讲好,我们这一代责任重大。”郑承志深情表白。
记者: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郑承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记者:从事这项手艺有多长时间了?是从谁手上学的?
郑承志:从小跟随文盲故事家外婆陆士秀、祖母屈氏后裔屈先英,耳濡目染;上学后跟随作为中学语文老师的父亲郑邦清走村串户采集故事、讲故事。在班级、学校、老家屋场讲故事。
记者:请讲讲守艺史上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郑承志:2018年初去归州镇万古寺村策划二月二龙抬头仪式。抽空和三位屈姓村干部交流,希望他们多讲屈原故事。他们说,我们几乎每天讲。我掏出笔记本,请他们讲一讲,准备采集故事。谁知道他们却面面相觑,发现自己居然对屈原传说、屈原文化并不了解。这也让我看到了屈原传说的传承群体选择重要性。2019年继续举行龙抬头仪式。我提前两天去村里,带着和父亲出版的100多册《秭归风物传说》《三峡秭归风俗》,以父亲郑邦清、母亲王合菊名义捐赠给村民,并给村民讲了近一个小时的屈原传说。
记者:为了传承和弘扬这门手艺,作为传承人,您做了哪些工作?带了多少徒弟?
郑承志:前年,我将自家民宅改造成郑承志屈原传说非遗传承工作室。目前带了各个层次的徒弟数十名。
记者:这门技艺在传承上还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郑承志:屈原传说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一定要通过内生动力和激励机制,抓好传承人队伍的稳定。要培养屈原祠讲解员、屈氏后裔、外地秭归人等群体加入传承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