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远新 文/图
“今天是按照我们的方法抢救后第5天,好多小菇都冒出了头,大的过两天就可以采摘了。”2月14日上午,在点军区牛扎坪村一个大球盖菇种植菇棚内,宜昌市农科院菌类种植专家刘世玲仔细查看田垄上的出菇情况后兴奋地说。
前几天,在宜昌创业的95后新农人王皝发现菇棚怎么都长不出菇,情急之下他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视频向专家求助,经过网友帮助联系上刘世玲。刘世玲随后带领团队赶往实地进行技术指导,让菇棚快速长出小菇,帮助小伙挽回损失。
小伙遇难题 种菇不出菇
春寒料峭,山路蜿蜒。在点军区一块山洼内,一排整齐的现代农业大棚设施呈现在眼前,这便是承载王皝创业梦想的地方。
身着帆布迷彩上装,脚穿运动球鞋,身形挺拔硬朗,脸上却有点青涩。记者见到王皝时,他正忙着向前来菇棚内进行技术指导的专家请教。
王皝今年26岁,内蒙古人,毕业于三峡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曾在山东蓬莱部队服役两年。去年,他退伍后在点军牛扎坪8组租地开始创业,学习种植大球盖菇。
“棚内的稻草秸秆都是从枝江等地运过来,我和农户再一担担挑进来。”王皝介绍,大球盖菇的生长需要秸秆作为基质养料,但由于周围山高路窄,他在建设基地时非常辛劳,5亩基地整治花了近半个月时间。
种植前,王皝从网上了解到大球盖菇是菌类的一个新品种,亩产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刷了多个大球盖菇种植技术视频后,他信心满满地准备大干一场。去年10月20日,他在棚内基地播下大球盖菇种子。
按照常理,种子50天左右便可生长小菇。春节以来,应是棚内出菇的旺季,但没见小菇的踪影,于是他心里慌了。2月8日,王皝发出视频向网友求助:“为什么我种的大球盖菇,就是不出菇,有没有专家帮我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
视频发出后,上千个网友留言。经网友“菇小二”的牵线搭桥,一天后,宜昌市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刘世玲给王皝打来电话,约定好第二天在他的大球盖菇大棚见面。
“救星来了。”王皝说,这次在网上求助并得到宜昌农科院专家指导的经历,让他觉得十分温暖。
专家支真招 小菇蹭蹭长
2月14日上午一大早,刘世玲带领团队再次来到基地跟踪指导。在大棚内的田垄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圆形小孔。在黑色基层上,一根根洁白的菌丝正在蹭蹭生长。田垄周边,不时冒出几颗胖墩墩的大球盖菇。
“再过一个星期,棚内就可大面积出菇了,亩产1000斤没有问题。”刘世玲说。
前几天,刘世玲初次来到基地,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当时我随手抓起一把基层养料,轻轻一捏全是水。”刘世玲仔细查看了大球盖菇的种植环境后当场指出,这样的环境不适宜小菇生长。
“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捂了膜,导致湿度大、不透气,我建议赶紧把保温膜揭开,再从菌床上打孔,让氧气进来,水分排出去一些,这样还是可以出菇的。”按照刘所长一针见血的指导,王皝立即改进。打孔通气第3天,开始出菇了。
“有些网上的种植技术课程,没有因地制宜,也没有针对气候特点,导致他听课后仍然种不出菇。”刘世玲分析。
“专家真的来了!”“出小菇了!”王皝将一个个“喜报”拍成视频分享给网友,引来网友怒赞。截至记者发稿前,单条视频点赞达到50万人次、浏览量突破2000万,全网点击量累计过亿。
一个网友的求助,何以引起农科院专家的关注?“菇小二是我在全国食用菌产业大会上认识的一位朋友,她看到了这个小伙的视频之后告诉了我。农业的种植季节性很强,如果不及时去,这一季就全部泡汤了,所以我马上就跟同事赶了过去。”刘世玲告诉记者,市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成立五十余年,团队从事食用菌无公害、高产和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等工作。她专注此领域三十余年,目前是宜昌市农业科技专家团队(食用菌团队)首席专家。
“对种植农户进行实地指导,基本是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这没啥。”最近是出菇的高峰期,刘世玲和团队在外面跑的比较多,很多农户都找他们。过年那段时间,刘世玲一直在东奔西跑,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九才回家。
技术帮扶 惠及更多菇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球盖菌、灰树花、山黄等珍稀菌种种植逐渐多起来。
刘世玲介绍,大球盖菇,俗称赤松茸,属于资源节约性与环境友好型种植菌类,但和其他农作物不一样,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果不了解,比较不好种。目前种植大球盖菇最好的基质养料可以利用很多种农作物下脚料综合配方合成,比如玉米秸秆、麦秆、稻草、水果茶树枝条等,粉碎以后都可以用于种植大球盖菇。单纯用稻草肥力后劲不足,难以出好菇。
“接下来,他要实时开棚关棚精心管理,有望将损失降到最小。”刘世玲说,根据目前查询的天气情况,未来一个月气温平均在15℃左右,比较适宜大球盖菇的生长销售。
王皝创业的属于市郊农业,刘世玲对此建议,他经营的重点应紧紧抓住错季上市、鲜销、发展周末采摘游做文章。为明年取得更好收益,王皝今年可早谋划,赶在9月底播种,元旦至春节期间大球盖菇即可大量上市,卖个好价钱。此季大球盖菇收获后,通过轮作小西瓜提高亩产效益,改善土壤结构。
后期,市农科院还将安排专家上门查看,继续给予小伙子技术帮扶。为惠及更多菇农,今年3月底,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农科院还将举办珍稀食用菌种植的相关培训,也欢迎更多像王皝一样的新农人前去学习。
短评
呼吁“接地气”的“真专家”
建议“专家”少点建议,这个话题,一度冲上网络热搜。时不时,“专家”这个词,在网络上成了贬义词。
然而,宜昌的这位种菇小伙遇到的专家,却赢得了全国众多网友一致点赞。在多个视频留言中,“这才是真专家”、“群众需要这样的专家”等不吝褒扬之词连续刷屏。
网友真心实意的赞誉,来源于“真专家”从不发表哗众取宠的言论,而是接地气,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导向。
“真专家”要有真作为。目前正值出菇技术管理的关键期,刘世玲这段时间,几乎吃住都在菇棚里,电话“被打爆”。她心系菇农,“如果不及时去,这一季就白费了。”
“真专家”要有真本领。刘世玲赶赴现场,提出解决方案,第三天就冒出了小菇伞。这样的效率和务实,也是征服网友的关键。
当然,我们相信有一大批从事科学理论研究、埋头钻研的专家学者,他们也同样心系群众,重视一线实际,不以博“眼球经济”为目的。
大浪淘沙,百炼成金。“专家”是真是假,群众心中自有答案。
(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