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方正 谭廷
“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安全管理,推动与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化建设。”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重磅公布,对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做出部署。
始于2015年的“村村通客车”,不仅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疏通了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但在新的变化下,如何保证部分村民的出行需求,让“村村通”继续更好为村民服务,是乡村振兴路上面临的一道新考题。
记者近日在部分乡村调研时发现,随着农村道路扩宽和基础设施的提升,村民们购买小汽车、电动车大幅增加,加上不少年轻人出门打工等多重因素影响,一些农村客运客源减少造成经营困难,少量线路暂停运营,对农村“一老一小”的部分刚性出行需求构成影响。
调查
14公里上学路一个家庭的上学日常
清晨六点,赵祥芸准时起床,轻手轻脚,开始做早餐。
20分钟之后,赵祥芸叫醒读三年级的8岁儿子,洗漱完毕,吃完早餐。六点半,她开车带着儿子一起沿着蜿蜒山路上学。车窗外漆黑一团,车灯随着路面起伏蹦蹦跳跳,山村里一片寂静。
34岁的赵祥芸家住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背马山村。该村属于半高山地区,相传古时关云长在此备马而得名,平均海拔近700米。村里千亩茶园郁郁葱葱,春雨后正待发芽。村子一侧是悬崖峭壁,可远观宜昌城区,是经过数亿万年石灰岩错位破裂形成的地貌奇观。
背马山村委会和黄花镇相隔14公里。每天早晨7点前,赵祥芸会把儿子准时送到镇中心小学,偶尔也会在镇上过早,然后返回家中,下午5点30分接儿子放学。一天两趟,14公里半小时的上学路,成为赵祥芸一家的上学日常。
“已经习惯了。”2月13日,赵祥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儿子上幼儿园那会儿,村里还通了公交车,但孩子太小有点不放心,所以大多时候都是自己和家人接送,后来村里的公交车停开,因为家里有车,对他们家来说基本上没什么影响。
“但还是有部分学生走读受到影响。”赵祥芸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不多,有的学生跟着父母去了城市里上学,有的家长在镇上租了房子照顾孩子,真正在村里走读上学的都是父母在外地,爷爷奶奶又不会开车的孩子,“反正顺路,能帮一下就帮一下。”
村治调主任施希民告诉记者,目前全村共有1030人,有着出行需求的主要包括不会骑车的留守老人和走读的小学生,总计大约60人左右。老人们偶尔会去镇上买点日用品或农资,就只好搭村民便车。
背马山村的公交车之前每天大约是二趟,清晨和下午各一趟,方便村民出行,但在2021年的11月份就已经停开了,现在已经停开一年四个月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施希民说,随着乡村道路的扩宽以及基础设施的提升,村民们收入的增加,农村购买私家车增长较快。不少村民外出打工,孩子上学也转移到了城市里,客运出行需求减少等多重因素叠加,客运公司从最初的减少班次到停开,也是无奈之举。
从背马山村委会再往上一公里,茶园旁可见一个硕大的停车场,在薄薄的雾气中显得十分落寞。施希民说,这是村里的客运公交终点站,这里已经一年多没有客运车停靠了,村里正打算改造成一个乡村旅游集散点。
“背马山村盛产茶叶和柑橘,旅游资源丰富。”村支部书记苏才新说,夷陵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这几年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村民们通过茶叶、柑橘、农家乐提高了收入,希望这条客运线路能早日恢复重开。
目击
步行5公里回家乡村路上行人渐多
山下的军田坝村,村民出行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从背马山村到黄花镇上,沿着蜿蜒山路下山,要经过相对平坦的军田坝村,一条笔直的沿河公路穿村而过。
2月11日下午3点,61岁的黄阿姨正沿着乡村公路步行回家,从黄花镇上到她所在的军田坝村三组大约是5公里,大约需要步行1个小时左右,“好些年没这么走过了。”
“军田坝村的客运班车此前高峰时每天有七八趟,从长江市场一直到郭家冲水库,极大方便了村民们的出行,但在去年十月因为多重因素暂停运营。”村委会治调负责人袁恩平表示,目前全村主要是学生和老年人受到影响,其中小学生大约200人,近一点的步行上学,远一点的家长接送。
去年7月,为方便夷陵区黄花镇市民出行,宜昌公交集团将B63路公交运行线路延伸至黄花镇,让多年不通公交的黄花镇居民喜出望外。不过,这也让原经黄花镇到军田坝村的客运线路大受影响。
村里的客运线路停开后,不少村民开始考虑购买电动三轮或自行车出行。没有车辆的村民如果没有便车可搭,就只有步行,路上行走的村民也渐渐多了起来,“这在以往是不常见的。”
记者2月11日在该村看到,原本热闹的客运线路停车场现在大门紧闭。周围村民说,客运线路暂停后,现在出行确实不很方便,“像是一个孤岛”。
“考虑到学生和村民的出行困难,黄花镇政府、村委会以及客运公司多次协商。”袁恩平说,最新的结果是,从正月十六新学期开始,客运公司将在早晚学生上学放学时候,开行两趟客运班车,以方便孩子们上学。
解题
预约公交+校车能否打通“最后一公里”
因客运需求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客运线路暂停,村民出行不便,不仅仅是在黄花镇,在宜昌其他山区农村也有存在。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该如何打通乡村出行“最后一公里”?
省党代表、长期致力于乡村公益助学的远安县教师徐玉华,对乡村学生上学有着较深的感受。她建议走读学生上学可以协商多种方式解决,比如学校校车接送、乡村定制公交等。徐玉华认为,偏远学生尽量要住读,对于走读的学生,学校应该配置校车,按照既定线路接送,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其实,在夷陵区就有创新成功的例子。与背马山村相邻的龙泉镇柏家坪村,是离镇上最远的村,过去,农村客运车辆按照定班、定点、定时的模式运行,村民等车难、客运车空位率高成了常态,客运车辆难以维持正常运营。群众只能选择步行、摩的等其他方式出行,不仅增加经济、时间成本,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车辆跑不起,群众坐车难”如何解决?夷陵区交通运输监督服务中心调研后,指导客运公司打破以往固定模式,将龙泉镇现行班线线路转变为区域经营形式运行。通过公布乘车电话、灵活运行班次等方法,将“人等车”变为“车等人”,村民只需电话预约,公交车就能开到家门口接转,实现“出家门,上车门”。
开出“良方”后,龙泉镇试点农村客运“区域化经营”正式运行,5台“迷你”公交车覆盖龙泉镇15个村。“迷你”公交车印上醒目的预约热线,随叫随到。同时又探索出阶梯票价,5公里内2元、10公里内3元、10公里以上5元,有利于维护经营者的利益。
一村之隔,出行大不相同,柏家坪村的经验能否复制到背马山?夷陵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进行调研中,预计将会有相关举措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