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善君 通讯员刘珍 周华山
“秭归有个端午节,一节三过闹一月。屈原端午比年大,不赛龙舟人不歇。”民谣形象地折射出了秭归端午的炙热、节点的气势、浓郁的氛围。近日,随着2023年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的到来,关于端午、龙舟的顺口民谣在秭归民间热度骤升。
秭归县利用“两年一大办、一年一小办”的端午节的办节规律,以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名义,点燃了秭归旅游、脐橙产业、端午文化的激情,让产业搭乘端午快车、明晰文化深度、策动百业发展。
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秭归,探寻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背后的故事。
互融
当屈原文化“遇见端午”
同为端午,秭归过得更厚重。秭归通过发掘屈原故里端午文化,通过拉长端午节点,让文化有了生产力、为地方经济赋予能量,一批非遗文化及产业脱颖而出。
为纪念屈原,秭归县要过三个端午。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三个端午都贯穿挂艾、辟邪、包粽、禳灾、祈福等活动。除了三个端午,游江招魂、“骚坛”诗会都为秭归独有。
6月20日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踩着端午节点,推出“遇见端午”游园会新项目,将屈原文化与峡江文化、非遗文化、旅游文化相结合,创新文化传承、文化体验、文化衍生,又能在游戏中体验端午习俗和非遗传承。
6月22日,2023年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将在秭归县徐家冲港湾举行。秭归以国际视野举办纪念屈原活动,用一场龙舟赛讲好端午故事。这也是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首次在秭归举行。参赛队伍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五大洲,开幕式将以中英双语主持,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传播。
无独有偶,秭归县在屈原故里景区打造出了纪念屈原的大型古装舞台剧《礼魂》,剧情还原了屈原在楚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及遭遇,让游客在演艺中了解屈原。
在景区民俗馆内,集“峡江高腔,薅草锣鼓,峡江吹打乐,峡江号子”为一炉的民间艺术淋漓尽致地呈现。
6月20日,两河口镇艾草加工厂,十几台艾草加工设备正欢快地运转。秭归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洗艾水澡、扎艾叶香袋,特色民俗正渗透到全国各地。
在秭归与屈原故里端午相关的文化产业催生了生产力,峡江刺绣、粽子产业、香艾、酿制雄黄酒等系列地方文化产品成为端午名片。并走向了全国各地。秭归县城非遗小巷抢人眼球,峡江刺绣等氛围浓郁的非遗文化在这里迸发出生机。
端午文化的原动力不止于此,古洲镇万古寺村一年一度的二月二龙抬头;橙谷水田坝一年一度的离地运动……秭归文化正以屈原为主线形成矩阵,扬帆远航。
共振
当龙舟盛宴成为旅游“重头戏”
6月20日,在三峡库首秭归县徐家湾水域,密集的鼓点声波在徐家湾形成余音混响,伴着运动员的嘿咗、嘿咗划船口令声,修长的龙舟在船桨的催动下犁水斩浪、极速前行。随着“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开幕式的临近,多支龙舟队提前入住,进行赛场适应性训练,运动员厉兵秣马操练白热化。
居住在山水龙城的居民周渝介绍:早在10天前,就有多支龙舟队在此操练。龙舟成为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体育运动项目。
随着划龙船鼓点的劲爆,端午节贴近眉间,秭归县城宾馆酒店提前热闹。虽然县城年年都有规模型酒店宾馆投入营运,但是端午节期间各大宾馆入住开始紧俏与爆满。持续一个月的端午节,让秭归酒店行业和相关服务行业鲜活。
6月19日,秭归县经历了持续的降雨之后,山水如同擦拭过一般清晰、干净、透亮、旖旎。三峡竹海景区本是一个以“五级连瀑”为主题的景区,山毕竟是静态的。三峡竹海景区依据屈原端午特色,发掘出游客参与项目——划龙舟。随时在静水湖面进行划龙舟操练,龙舟比赛,游客在秭归体验划龙舟就有了别样的意义。
一年四季划龙舟成了三峡竹海景区的特色,尤其是夏季,游客随时来一场龙舟竞赛。无论是春寒料峭、还是白雪皑皑,龙舟竞渡成了动感地带,也成了学生研学旅行的项目。
秭归县利用九畹溪的名片打造出国家AAAA级景区——九畹溪漂流。九畹溪是湖北漂流景区最早获得AAAA的景区,还成为了国家漂流训练基地。
一个小小的溪沟因《离骚》驰名,因旅游炙热,带动了多业兴旺,每到夏季漂流季秭归县城、九畹溪镇沿线一房难求。三峡平湖旅游公司副总经理付亮介绍:自1997年开业以来,每年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体验。2022年,九畹溪漂流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12万人次,单日接待量最高达8000人次。带动了大批人员直接和间接就业。
秭归县利用茅坪镇罗家村的喀斯特地貌,开发出芝兰谷景区,目前芝兰谷景区改制为国有企业,高山避暑旅游项目填补了三峡流域旅游业态的空白。
凤凰山,本是秭归县城搬迁后近郊的一座山,因三峡工程兴建,屈原祠迁建至凤凰山,秭归县建成了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并于2010年6月开放。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原祠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也成为国家5A级景区。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主要包括以屈原祠为主,以新滩古民居、峡江石刻、峡江古桥等为重点的三峡古民居区,以及屈原文化艺术中心、滨水景观带等景点,并于2022年5月入选湖北省首批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名单。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有屈原文化奠基,前有三峡大坝,背靠秭归县城,三面环水,成为全国各地研学旅行的首选地。
同频
从《橘颂》到“中国脐橙之乡”
一首《橘颂》为橘赋予了文化内涵,秭归县通过多年攻关,四季脐橙中的秭归夏橙踩着端午节点登场。过端午、品夏橙成了秭归的时令水果。
秭归县是中国首个“中国脐橙之乡”,培植柑橘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就在这里写下了《橘颂》名篇。全县近18万人种橙,种植面积30多万亩,产量近40万吨,6个乡镇脐橙面积过万亩。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教授说:“中国脐橙看秭归,秭归脐橙管理水平领先全国一般脐橙产区58年”。
秭归县不断引进、筛选、推广新品种,贮备柑橘品种103个,利用三峡库区“湖北冬暖中心”的特殊气候优势,创新发展,选育形成了“春有伦晚、夏有蜜奈、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一年四季均有鲜橙”的产品格局,是全国唯一全年有鲜橙供应的柑橘产区,远销俄罗斯、新加坡、中东、欧洲等120个地区和国家。
秭归脐橙拓展“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模式,现有脐橙深加工龙头企业3个,产销合作社100多个,洗果包装厂近百家。高强一家人承包了130亩果园,年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万元,纯收入70多万元。
从2010年开始,秭归通过端午节影响,脐橙成了秭归宣传的口头禅,说起脐橙就是秭归,说起秭归知道脐橙。如今说起屈原就知道秭归,说到秭归就知道脐橙。一年一度的端午文化节,全球媒体的目光盯准秭归,秭归则依托端午文化的影响,让秭归脐橙声誉远播,随着电商彻底化解物流瓶颈,秭归县进入了一亩柑橘1万元纯收入的时代。
秭归脐橙被吃干榨尽,屈姑农业则将缺乏商品价值的脐橙集中收购深加工,生产出脐橙饼、果醋、果茶、果酒等,谱写出秭归现代版的新《橘颂》。“一年好景待君需,橙黄橘绿不稀奇,屈原故里登高望,秭归脐橙染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