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1日

年龄小的、有能力的老人照顾年龄大的、能力弱的老人

点军小山村探索互助养老模式

杨少秀(左)正在给杨玉凤量血压。 记者景卫东 摄

记者聂烽 通讯员杨贤月 周陶丹宇 谭拓

20日正午时分,一辆摩托车穿过点军区联棚乡楠木溪村二组通往文佛山的道路,惊着了几只趴在路边树荫处的狗,它们“汪汪汪”的叫声瞬间打破了这个小山村的寂静。

正在午睡的杨少秀被吵醒,索性起床洗了把脸,穿上防晒衣,然后拿着电子血压计出门,给81岁的邻居杨玉凤量血压去了。“高压118,低压81,好健康!”65岁的杨少秀都有点羡慕杨玉凤的血压,向对方伸出个大拇哥,“下周我再来给你量!”

从今年初,楠木溪村开始探索互助养老模式,通过像杨少秀这样年龄稍小且有一定能力的老人,照顾周边一定数量年龄大且能力较弱的老人。“未来我们会继续发挥村委会基层堡垒作用,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让最懂老人的人去服务老人。”楠木溪村党总支书记李甜甜介绍,“进一步探索完善互助养老模式,找出一条适合农村实际且可持续的路,让老人实现‘不离乡邻’的居家养老!”

“防疫中心户”变“助老中心户”

杨少秀是楠木溪村互助养老模式中的关键人物,被称为“助老中心户”,全村有10多个“中心户”,分散在各个村民小组以及村民聚集地。

这些“助老中心户”平均年龄63岁,在半年前还是“防疫中心户”,负责周边村民的防疫工作。

早在2021年时,楠木溪村村委会就看到当时作为防疫志愿者的“中心户”的纽带作用。“村里留守老人和独居老人多,而作为志愿者的‘中心户’非常了解周边老人的情况。”李甜甜告诉记者,“今年初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村委会广泛征求‘中心户’意见后,将他们的身份从‘防疫中心户’变为‘助老中心户’。”

“助老中心户”的职责,是利用外出散步路过等碎片时间,不定期上门查看关注周边超过70岁独居或留守老人的状况,跟他们聊聊天,了解家里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就第一时间打电话上报村委会,方便村委会第一时间介入并联系家属。”李甜甜介绍。

“中心户+邻居”共筑“关爱圈”

为了能更及时掌握独居或留守老人的情况,楠木溪村在“助老中心户”的基础上,广泛发动独居或留守老人的邻居加入其中,把“中心户”和我,变成“我们”,共同打造互助养老“关爱圈”。

杨少秀每次去周边独居或留守老人查看时,都不忘跟老人们的邻居聊天,嘱咐邻居们没事也多关注老人们的情况,“邻居离得更近,这样就可以避免我不顺路出现的‘真空’。”

在文佛山南麓的大溪畔旁村民居住地,留守独居老人的邻居发现老人有一天没开门,就第一时间打电话告知“助老中心户”邓如林,最终发现老人此前不小心扭伤脚,行动不便。“尽管是虚惊一场,但让我们以及家属都放心。”李甜甜说。

1个月前,干溪片区的“助老中心户”向大华,接到一位独居老人的邻居电话,称老人中午没有生火做饭,向大华迅速赶到老人家查看发现对方身体不适,及时送医才避免更大的悲剧发生。“半年来已2次及时发现独居老人或留守老人的身体异常。”李甜甜介绍,“换作以前,没有‘中心户’和邻居的介入,这些老人可能就是悄无声息扛下去,隐瞒了所有人,最终病情发展严重。”

“梯队+积分制”让模式可持续

老人照顾老人的模式如何持续?走访中,杨少秀家的情况给出了答案:老吾老及人之老!

原来,杨少秀的儿子最近一直在跟着曾当过楠木溪村村医的她学习基础的医疗知识。“儿子说以后自己退休了,就要接过我的接力棒,继续当‘助老中心户’,照顾周边届时上了岁数的长辈。”杨少秀骄傲地说。

受此启发,楠木溪村村委会也在根据村民年龄情况,着手准备“助老中心户”的梯队培养,选取一些目前正值中年且热心于志愿服务的村民,作为“助老中心户”后备进行培养。“其中不乏一些现在正在得到照顾的留守老人的孩子,他们现在因为长辈有人在家照看而安心在外打拼,未来他们回来就照看如今的‘助老中心户’,形成一个优良的传承。”李甜甜表示。

此外,楠木溪村村委会也正在探索将互助养老纳入家庭文明诚信档案积分制,给“助老中心户”以及参与其中的村民赋分,届时可以在“积分超市”进行兑换。“我们未来也会考虑引进针对养老行业的基础技能培训等,让大家掌握更多相关知识,给予老年人更好的服务。”李甜甜介绍,同时还将进一步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其中,谋划更多针对老年人的文娱活动,开辟更多的老年人活动场所,“让大家老有所乐!”

--> 2023-07-21 年龄小的、有能力的老人照顾年龄大的、能力弱的老人 8 8 三峡晚报 content_234728.html 1 点军小山村探索互助养老模式 /enpproperty-->